| | |
|
07/13■调和中西的装饰之风——刘既漂的书籍设计
|
|
|
【书衣之美】
因历史文献的散佚,艺术家刘既漂曾长久被湮没在历史尘烟中。他的艺术生涯融汇通达,在绘画、设计、建筑等多个领域孜孜求索。尽管其涉及书籍设计的艺术实践有限,但仍为那个时代留下了独特的印迹。
刘既漂,广东兴宁人,早年曾在上海就读中华艺术大学。1919年,18岁的刘既漂留学法国学习绘画,后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转修建筑。
1925...
详细>>
|
|
|
|
|
|
07/11■以“字”育人: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模式的思考
|
|
|
【摘要】本文针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现存问题展开分析,提出构建“汉字—书法—文化”三位一体的育人框架,开展“技能训练—审美感知—文化认同”的协同教育模式,充分挖掘和发挥书法教育的多维育人价值功能,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。
【关键词】汉字;书法;中小学;教育
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,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,也是中华民族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。然而,书法教育在中小...
详细>>
|
|
|
|
|
|
07/07■王犁:未知的明天已经开始
|
|
|
没有几天你们就将离开本科阶段的校园,真是铁打的学校,流水的学生。大概只有在这一刻,你们才会觉得四年时间过得真快,而对于在这里工作的教师来说,则是每年都很快。你们将从这里出发,开始不同的人生。
我非常同意前几年高世名院长在新生见面会上讲的那句话,本科期间最大的任务就是打开胸怀。当然在座还有我们艺管学院的硕士生、博士生。
相信更多的同学在这一刻,还来不及反思胸怀与明天的关系,只感觉...
详细>>
|
|
|
|
|
|
07/07■邱志杰:何谓启蒙
|
|
|
今天是血脉觉醒的一代人的毕业典礼。其实在我们的时代,毕业典礼已经成为一种真正的成年礼。你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在期待这一天了。但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,大多数人总是猝不及防的,大多数人在心理上并没有完全准备好。
在这个成年礼上,我想推荐一篇文章给大家。这篇文章写于241年前,1784年9月30日,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·康德在哥尼斯堡写了一篇文章叫作《何谓启蒙》,那一年12月发表在《柏林月刊》上。
...
详细>>
|
|
|
|
|
|
07/04■跨文化交际中书法艺术的外语表达能力培养策略
|
|
|
在书法艺术助力跨文化交际的进程中,外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需循序渐进,深化文化认知是奠定表达基础的关键。学习者通过研读权威典籍、学术著作与前沿成果,探究书法艺术在其文化体系中的起源脉络、风格演变,剖析哲学思想与审美观念的生成逻辑,形成清晰且扎实的认知,才能为后续的理解和表达提供充足养分。
此外,参与多元化文化交流活动同样重要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书法研究者、爱好者对话,倾听其对书法在本国文化语境中的独...
详细>>
|
|
|
|
|
|
07/04■南阳师范学院美术教育的地域性实践
|
|
|
南阳师范学院(简称南阳师院)作为河南省较早开设美术专业的高等院校,在豫西南地区的美术人才培养、艺术创作推广、地方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。其美术专业融合地方文化特色与当代教育理念,形成了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教学模式。本文从多元维度梳理其在河南美术教育领域的贡献。
南阳师院于1986年设立美术专业(专科),2000年升格为本科,是河南省较早系统培养美术师资与艺术人才的高校之一。其教育实践呈现两...
详细>>
|
|
|
|
|
|
07/01■高校如何为非遗注入“青春基因”
|
|
|
中国美术学院的研培班上,不同门类的非遗传承人探讨“跨界融通”。
赤水竹编保温杯订单不断,“90后”戏曲演员“起范儿”登台,“00后”学生将苏绣与家居设计结合……这些鲜活场景,都源于一项持续十年的行动——研培计划。近日,跟随研培计划主题传播活动,记者走访了江苏、浙江、上海、江西多地的参与研培计划的高校和非遗传承人。每至一处,都领略到研培计划成果之丰硕。
...
详细>>
|
|
|
|
|
| | |